外匯市場焦點 2021年9月 | 文章 – 滙豐機滙
- 聯儲局9月點陣圖顯示,首次加息時間預測中值從2023年提前至2022年
- 全球能源短缺導致油價飆升
- 挪威銀行成為本輪週期中率先加息的十國集團央行
摘要:美元上升
受避險行為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的推動,美元在9月攀升1.7%。[1] 由於市場等待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於9月22日召開的會議,9月上半月美元指數基本處於盤整態勢。但9月3日公佈的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遠遜預期(實際增加23.5萬人,遠低於預期的增加73.5萬人),短暫打壓了美元走勢。然而,9月22日,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但出人意料地保持鷹派立場,將首次加息時間預測中值從2023年提前至2022年。美元指數當日攀升0.3%。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還表示,可能在11月啟動減少資產購買,聯儲局多位官員隨後重申了這一點。對恒大違約和美國債務上限僵局的擔憂所引發的避險情緒支撐了美元匯率,而市場對聯儲局政策正常化的預期升溫也利好美元。
9月歐元兌美元下跌1.9%。歐洲央行9月9日的會議對市場基本上沒有影響,歐元兌美元當日僅上升0.1%。儘管歐洲央行將在2021年第四季「輕微放緩」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的購買速度,但依然出現了這種情況。相比之下,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之後,歐元兌美元下跌了0.3%。儘管歐元在9月的最後一星期有所企穩,但最終受到美元全面走強的拖累,月底再次下跌。
英鎊在9月跌至年內新低,兌美元下跌2.0%。但英鎊在上半月表現相對溫和,然後在下半月受到美元升值和英國能源危機引發的市場動盪的打擊。9月23日,英倫銀行維持利率不變,並以7:2的投票結果維持當前的資產購買目標。英倫銀行副行長拉姆斯登爵士(Sir Dave Ramsden)四年來首次投了反對票,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桑德斯(Michael Saunders)站在同一陣營。貨幣政策委員會表示,未來的緊縮措施將採用加息的形式,即使在刺激措施尚未退出的情況下,加息「變得合適」,這為2021年底前加息敞開了大門。
其他方面:供應短缺導致油價飆升
全球能源短缺導致市場吃緊,9月油價飆升,布倫特原油價格上升7.6%。天然氣危機支援了對布倫特原油的需求,且在颶風艾達(Ida)之後美國石油生產受阻,進一步限制了全球石油供應,這為油價飆升提供了支撐。另一方面,美元上升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導致金價下跌;9月金價下跌3.1%。
[1] 本報告使用彭博資訊的價格數據
美元:快速上升
美元指數在9月攀升1.7%,並在最後一天創下年內新高。由於8月就業數據顯著疲軟支援了對聯儲局繼續提供支援的預期,美元在第一個星期有所回落。美國8月非農就業數據增長大幅放緩,增加23.5萬人,低於預期的增加73.5萬人。近期德爾塔變種(又稱「Delta變種」)傳播引發的不確定性,導致就業增長放緩,8月對疫情敏感的休閒與酒店業淨新增就業為零。這掩蓋了數據中的一些亮點,包括平均時薪增長,以及9月失業率從8月的5.4%下跌至5.2%。
但由於商品價格走軟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元上升,跌幅在第二個星期收窄。因歐元走強,美元漲勢在9月9日短暫受阻,且美國芝加哥(Chicago)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的鴿派觀點認為,儘管經濟迄今仍強勁復甦,但「挑戰重重」。儘管出現了短暫休整,但由於8月美國零售銷售意外反彈,美元繼續擴大升幅,9月16日上升0.4%。強勁的消費需求推動美國8月零售銷售(不包括汽車)按月增長1.8%,為5個月來最大增幅。由於零售銷售高於預期,隔夜美債收益率上升,推動美元翌日進一步攀升0.3%。
9月22日,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澄清了減少資產購買的細節,稱「可能最早在11月的下次會議上宣佈減少資產購買,並於2022年年中前完成減少資產購買。減少資產購買信號一定程度上在意料之中,但聯儲局的點陣圖變化表明,支援最快於2022年啟動加息的委員人數目前占到一半。相比之下,6月點陣圖顯示,2023年之前不會加息。聯儲局向更激進的路徑作出鷹派轉變,令美元攀升0.3%,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臨近月底,市場擔憂美國債務很快將達到上限,由此引發了一定的避險情緒,進而幫助支援了美元匯率。由於聯儲局多位官員重申可能「很快」將啟動減少資產購買,美債收益率上升,這也支撐了美元匯率。
歐元區:下跌
9月歐元兌美元下跌1.9%。歐元月初跟隨德國國債收益率走高(受歐洲央行的鷹派言論推動),而美元疲軟也令歐元受益。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Bostjan Vasle在9月1日宣稱,歐洲央行「並未忽視高通脹風險」。歐元兌美元當日收漲0.3%。
9月9日,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並宣佈決定在2021年第四季「輕微放緩」緊急抗疫購債計劃的購買速度。這項決定很大程度上在預料之中,正如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的那樣,放慢購債速度的原因在於經濟反彈「日益深入」。歐洲央行上調經濟增長預測,將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從4.6%上調至5%。當日歐元兌美元出現波動,在歐洲央行宣佈這項決定後,歐元兌美元最初因德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而上升,但在拉加德重申「央行不會進行減少資產購買」後下跌。歐元兌美元當日收漲0.1%。
儘管歐元對歐洲央行會議基本上無動於衷,但美國8月零售銷售好於預期,刺激美元升至兩個星期高點,拖累歐元下跌0.4%。由於9月22日聯儲局點陣圖的鷹派傾向和11月減少資產購買的信號日益明顯,美元進一步上升,令歐元在月底繼續承壓。歐元在9月29日創下最差單日表現,當日下跌0.7%。這可能是由於聯儲局減少資產購買預期升溫、恒大困境及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支撐美元上升。
在數據方面,經濟形勢整體喜憂參半。7月零售銷售低於預期,按月下跌2.3%(而預期為持平),較上月有所惡化。然而,同月工業產出數據增長1.5%,高於市場預期的增長0.6%。9月市場情緒減弱,而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均低於預測,較上月大幅下跌。
英國:油荒
9月英鎊表現疲軟,兌美元下跌2.0%。英鎊在9月上半月基本保持穩定,但在8月就業數據飆升,表明英國總就業人數超過疫情前水平後,英鎊在9月14日升至1.39上方的高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英國脫歐和與疫情相關的員工短缺,令職位空缺數量首次超過100萬。儘管這些問題從就業角度來看可能是積極的,但供應鏈問題引發對英國更廣泛的擔憂,且汽油價格飆升及全國各地出現燃料短缺,加劇了對英鎊的負面情緒。
9月16日,美國零售銷售意外反彈,推動美元走強,英鎊兌美元下跌0.3%。在接下來的幾天裡,由於美元全面走強,英鎊兌美元逐漸下跌。但由於風險偏好改善,市場關注焦點轉向英倫銀行9月會議,英鎊在9月23日獲得一些喘息空間。
英倫銀行將利率維持在0.1%不變,以7-2票的投票結果維持資產購買目標不變。拉姆斯登爵士4年來首次持反對意見,與桑德斯一道投票支持提前結束債券購買。英倫銀行警告稱,能源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可能導致2021年第四季通脹率超過4%,甚至持續到2022年。貨幣政策委員會表示,為了抑制通脹,未來緊縮措施將從加息開始。即使是刺激措施仍在實施期間,加息「變得合適」。這實際上表明,2021年有可能會加息。英國國債收益率攀升,英鎊也隨之上升,此前英倫銀行的鷹派措辭暗示有可能在11月4日的下次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上宣佈加息。隨著恒大困境的影響開始平息,受整體風險偏好改善的支撐,英鎊兌美元當日收漲0.7%。9月28日,英倫銀行加息預期升溫及全球債券拋售,導致英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至2020年3月的高點,但與此同時,英鎊兌美元當日下跌1.2%。進入月底,受美元走強和英國能源危機拖累,英鎊繼續跌至年內新低。
9月經濟數據普遍遜於預期。8月,零售銷售(扣除汽車燃料)按年下跌0.9%,遠低於預期的增長2.5%。同樣,英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和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也不及預期。然而,7月工業產出按月增長1.2%,高於市場預期的增長0.4%。同樣,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從4.8%上調至5.5%。
中國內地:國內挑戰沒有造成影響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下跌0.3%,但這掩蓋了在岸人民幣當月的波動。9月3日,令人失望的8月就業數據導致美元全面走軟,美元兌在岸人民幣跌破6.44。然而,由於財新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自2020年4月以來首次收縮,美元的疲軟態勢有所緩和,在岸人民幣最終僅勉強上升0.1%。此後,隨著美元擴大升幅,在岸人民幣下跌。
但在9月10日,由於中美談判表明雙邊緊張局勢有所緩解,從而支持了風險偏好,人民幣短暫上升。儘管如此,8月疲軟的經濟數據繼續加劇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令在岸人民幣承壓。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速大幅放緩至2.5%,遠低於預期的7.0%。在美元走強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對恒大違約的擔憂揮之不去,在岸人民幣回吐9月早些時候的升幅。
日本:下跌
9月,由於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至1.55%,日圓兌美元下跌1.1%。 9月9日,在歐洲央行決定縮減緊急抗疫購債計劃的規模後,美元全面下跌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令日圓上升0.5%。9月14日,由於美國8月整體和核心通脹低於預期導致美元走軟,日圓擴大升幅,上升0.3%。
日本銀行行長黑田東彥(Kuroda Haruhiko)翌日宣佈,如果需要達到2%的通脹目標,日本銀行將繼續購買公司債券,並進一步加大刺激力度。儘管黑田東彥的言論令日圓的上升勢頭有所放緩,但由於股市動盪和美債收益率下跌繼續給美元帶來壓力,日圓兌美元當日收漲0.3%。9月22日,日本銀行維持利率及收益率目標不變,重申其有意在必要時進一步放鬆政策。美元兌日圓對這項聲明無動於衷。月底,隨著聯儲局減少資產購買預期升溫,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日圓穩步走軟。
國內形勢整體黯淡無光。9月15日公佈的7月核心機械訂單按月增長0.9%,遠低於預期的增長2.5%。同樣,8月零售銷售按月下跌4.1%,工業產出按月下跌3.2%。但日圓並未受到國內數據疲軟的影響,而是跟隨市場情緒和美元走勢波動。
加拿大:上下波動
加元在9月輕微走軟,兌美元下跌0.5%。9月7日,因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令美元上升,加元下跌0.9%,創下9月最大單日跌幅。加拿大銀行維持利率不變,並維持資產購買步伐。然而,加拿大銀行行長麥克倫對經濟復甦持謹慎樂觀態度,重申加拿大銀行預計2021年下半年經濟將會強勁增長。儘管加元在聲明發佈後短暫收復失地,但美元在避險行為的推動下走強,最終拖累加元下跌。9月9日,麥克倫發佈了關於加拿大銀行最終將如何退出刺激政策的指引,稱「第一步」將是上調政策利率,而不是逐步減少債券持有量。加元當日收漲0.2%。加元在臨近月底時出現下跌,9月17日大跌0.7%,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公佈超出預期的零售銷售數據後美元全面走強。
進入月底,低迷的風險情緒繼續打壓加元,但由於總理特魯多在加拿大大選中贏得第三個任期,加元獲得一些喘息空間。但加元兌美元9月最終收跌0.5%。
澳洲:受美元主宰
9月澳元兌美元下跌1.2%。因第二季經濟增長數據強於預期且風險偏好推動美元全面走軟,澳元在第一個星期攀升。9月7日,澳洲儲備銀行將利率維持在0.1%,並堅持將購債規模縮減至40億澳元的計劃。澳洲儲備銀行的決定推動澳元兌美元短暫上升。然而,在澳洲儲備銀行將購買期限從原定2021年11月的到期日延長至2022年2月中旬後,澳元最終下跌,回吐此前的升幅。9月14日,澳洲儲備銀行行長洛威(Philip·Lowe)重申,2024年之前可能不會滿足加息條件,澳元進一步承壓。進入月底,風險情緒惡化和聯儲局的鷹派立場繼續打壓澳元,逆轉了9月上半月的升幅。經濟數據整體上表現疲軟。8月就業數據比預期疲軟,就業人數減少14.63萬人,而預期減少8萬人,且就業參與率有所下跌。
紐西蘭:表現欠佳
紐西蘭元兌美元9月收跌2.1%。受逐險情緒和紐西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的推動,紐西蘭元月初處於有利地位。總理阿德恩(Jacinda·Ardern)決定解除奧克蘭以外地區的全國封鎖措施,引發了加息猜測,導致紐西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9月7日飆升至兩年高點。但風險偏好惡化令美元全面走強,蓋過了收益率上升的影響,紐西蘭元兌美元當日收跌0.5%。紐西蘭元基本處於盤整態勢,然後在9月16日下跌0.4%,因為美元全面走強蓋過了紐西蘭元在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強勁增長後的升幅。紐西蘭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8%,高於市場預測的1.1%。然而,強勁的國內數據不足以阻止紐西蘭元兌美元進一步下跌,因為紐西蘭暫停澳紐互免隔離旅行8個星期。儘管由於風險偏好改善,紐西蘭元在9月23日短暫上升0.9%,但最終還是受美元走強拖累而下跌。
挪威和瑞典:相隔半個地球
由於挪威銀行是在本輪週期中率先加息的十國集團央行,並輕微上調利率預期,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美元全面走強的影響,挪威克朗僅下跌0.7%。9月22日,挪威銀行以「經濟正常化」為由將利率上調至0.25%,並暗示「很有可能在12月進一步上調利率。」鑒於市場已經充分反映加息25個基點的消息,挪威克朗在消息發佈後的下意識反應很可能是由於挪威銀行意外的鷹派立場,這表明收緊週期正在加速。 挪威克朗兌美元當日收漲0.9%。在經濟活動反彈快於預期和失業率下跌之後,挪威的政策利率路徑輕微上調至略高於6月的水平。8月失業率從上月的3.1%下跌至2.7%,且儘管8月消費價格指數按年上升3.4%,對2%的目標構成挑戰,但挪威銀行仍對通脹前景保持冷靜。
相比之下,瑞典克朗在9月下跌1.6%,原因在於風險偏好下跌以及瑞典國家銀行與聯儲局貨幣政策分歧擴大給瑞典克朗帶來壓力。在可預見的未來,瑞典國家銀行似乎會保持政策不變,其在9月21日重申2024年前預計不會加息,此前已在9月會議上宣佈維持利率不變。9月17日,瑞典克朗創下9月最差單日表現,當日瑞典克朗兌美元下跌0.7%,原因在於美國零售銷售反彈令美債收益率上升,且美元也跟著上升。在數據方面,瑞典的經濟狀況整體上喜憂參半。7月工業訂單按月下跌1.4%,較上月有所惡化。8月零售銷售出現反彈,按月增長0.7%,而上月下跌1.2%。
石油:自然之力
由於全球能源短缺導致市場進一步收緊,9月布倫特原油價格升至年內新高,升幅達7.6%。9月2日,石油輸出組織國(又稱「歐佩克」或OPEC)及其盟友(又稱「歐佩克+」)決定繼續執行其計劃,將配額提高40萬桶/天。布倫特原油價格當日上升2%,表明市場可以消化額外的供應。然而,由於墨西哥灣的生產商難以從颶風艾達造成的破壞中恢復過來,9月美國石油供應仍然受到限制(彭博資訊)。供應減少限制了美國就業數據遠不及預期所造成的影響,由於擔憂需求疲軟,布倫特原油價格在9月7日下跌0.7%。布倫特原油價格繼續震盪,9月15日開始上升,由於美國原油庫存跌至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當日油價飆升2.5%。天然氣價格飆升也推動了布倫特原油價格大幅上升,歐佩克+警告稱,隨著用戶更換燃料,天然氣危機可能會推動石油需求。全球供應緊縮,特別是在墨西哥灣生產仍然受到阻礙的美國,以及需求樂觀情緒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在月底升至78.5美元,為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